明升体育期市随笔:塑料大涨 一则新闻引发的暴动!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03-18

  明升体育金融界网站7月20日讯 螺纹钢暴跌黑色系高位陨落,而塑料三兄弟却异军突起。走势上,塑料主力合约今日一举突破8500大关,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截至尾盘,塑料上涨4.16%,PP上涨2.98%,PVC上涨0.74%。

  总体来看,化工品指数依然面临上方颈线压制,而pvc尾盘大幅下挫,化工中的甲醇等品种也出现了长上影线,后期貌似并不乐观。不同品种表现不同,投资者也只能分开对待,明升体育就塑料来说可以重点关注9500一线的去留。

  7月18日,中国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两个部门分别向WTO递交通知,宣布从2017年9月起,中国将禁止进口4大类24种“洋垃圾”。废金属、塑料瓶、旧光盘、未经分类的废纸以及废弃纺织原料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品都在被禁止进口的名单中。

  中国是最大的垃圾进口国,以塑料垃圾一项为例,根据联合国贸易委员会2011年的数据,明升体育按贸易额计算,中国当年进口的废弃塑料占全球出口量的92.8%。

  环保部提交的文件显示,中国预计将从2017年9月底起,禁止进口4大类24种垃圾。这次打击非法进口“外国垃圾”的活动是由海关总署、环保部、公安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四个部门联合执法,并且环保部还下属成立了打击非法固废进口的特别行动小组。

  中国禁止塑料废品进口禁令提振市场氛围。一些循环塑料终端厂家称他们未来将不得不使用新料代替回料。

  塑料主力1709合约强势突破9400平台压力,展开上攻行情,并伴随成交巨幅放量,结束了自4月份见底以来的,持续近3个月的整理行情。明升体育此轮上涨展开的节点可以说是多重因素的共振作用。春节以来,市场基本面多空转化,春季农膜消费旺季不旺,库存消化不畅,加之前期透支的涨幅,导致价格上涨难以为继,转而下行,在经历一轮深幅下跌之后,技术上市场已经超跌,利空得到有效消化。但基本面的疲弱难以提振走强,市场进入震荡筑底过程,明升体育经过反复的筑底蓄势,产业链上中下游库存都得到有效消化,石化库存的明显下降带给石化价格挺价意愿走强,并进而传导至中下游,成为基本面价格走强的动力。

  从下半年供需来看,塑料有春秋两个农膜产销旺季,秋季农膜产销旺季持续的时间和产量要高于春季。7、8月份正值秋冬农膜旺季备货期,需求的在下半年呈回升的态势。但从供应上来看,上半年仅有中天合创一套25万吨装置投产,下半年预计有三套聚乙烯装置投产,涉及产能127万吨,供应压力增大预期明显。另外,国际上伊朗、美国等国家均有装置集中上马,来自海外进口货源的冲击呈加剧态势。具体供应压力带来的影响还是看装置具体的上马时间以及投放的量。总体来看,下半年主要是农膜旺季消费和供应压力之间的博弈。至于原油,目前市场尚缺乏打破目前整理格局的因素,区间内波动的态势对于下游化工品难有指引意义。

  塑料今年整体走势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目前期价脱离底部,摆脱平台压制,呈反弹格局。后期需要关注的是价格突破的有效性验证。总体来看,下半年在需求回升,库存水平偏低的情况下,价格存在反弹的预期。但由于受到供应压力增大的影响,预计反弹的高度恐有限,持续性存疑。

  【相关】传闻变现实 靴子终落地—废旧塑料被禁止进口后的思考(卓创资讯 翟秋萍)

  从昨天起塑料行业的朋友圈被这样一条信息刷屏了,《中国正式通知WTO 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废塑胶等外来垃圾》,相信整个塑料圈都受到了剧烈的震撼。对于从事再生塑料的分析人员而言,传闻终于变为现实,禁止进口的靴子终于落地。

  中国于周二(7月18日)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WTO),表示今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7月20日是对这份文件进行置评的最后期限,而禁令将会于2017年年底生效。中国在送交WTO中的文件表示,一般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垃圾中,常掺杂有为数不少的高污染垃圾与危险性废物,污染中国环境,为了保护环境与人民的健康,中国要调整垃圾进口法规,拒收高污染的固体废弃物。 报道称,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垃圾进口国家,接收全球56%的垃圾,去年进口逾730万公吨,总值达37亿美元。根据WTO资料,不算香港地区,中国主要废弃塑胶是来自于日本和美国,各占全球约10%,废纸的最大来源也是这两国。明升体育

  针对此次的行动,首先我们可以定性一下,这是一个官方的文件,是在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文件后的延伸。禁止进口后影响的也是再生塑料中的优质料部分,对于普通料而言影响甚微。

  文件中关于废塑料的禁止中,写的是生活来源的废塑料。其实这个影响不大,加与不加在我看来意义不大,只可能造成一些混淆,以为工业来源的还可以进口。简单粗暴直接的说一下, 现在的进口本来就没有生活来源和工业来源的废塑料之分,请问怎么去界定哪些是生活来源,哪些是工业来源。去过货场看过货源的就会知道,想要做这个的分类,难度太大了,很多都是大件打包的,以39151000(乙烯类聚合物的废塑料及下脚料)来看,生活来源的废塑料占了绝大部分。

  而且在这个文件已经出台的背景下,政府再投入精力去区分生活来源或工业来源的废塑料的可能性,虽然在这一点上我很期待被打脸,但实际上可能性真的非常非常小,接近为零。

  从图中可以看出再生塑料进口量在2006-2012年整体呈现持续增加态势,2012年进口量在887.76万吨,年均增长率在4.23%,2013年因为绿篱行动的影响进口量减少至788.21万吨,环比2012年下降11.24%,2014年进口量825.44万吨,环比增加4.31%,2015、2016年进口量又呈现下降趋势,分别735.44万吨、734.73万吨,环比分别减少10.90%,0.10%。

  具体到各产品的占比,考虑到作图及方便大家理解的因素,在下文及图表中,乙烯类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以再生PE代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废碎料及下脚料用再生PET代替,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用再生PVC代替,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用再生硬胶(含再生ABS/PS、再生EPS)代替,其他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用其他废塑料代替。

  经济形势严峻,2016年再生塑料进口量735.74万吨,环比微降0.10%,各产品进口量占比发生极大变化。再生PET进口量253.26万吨,占比35%,这也是近十年来再生PET首次“打败”再生PE占据第一宝座,2016年国内环保整顿严格,家庭作坊式清洗厂生产极不稳定,加之2013年绿篱行动后进口更趋正规,质量提升,早期走私货源基本杜绝,国内供应不足背景下,2016年再生PET进口量迎来井喷式增加,2016年8月份以后,再生瓶片月度进口同比皆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卓创数据显示总进口量同比增加23.81%。再生PE进口量253.24万吨,占比34%,位居第二,从数量上来看前两名数量旗鼓相当。其他废塑料以174万吨,占比24%,位居第三。再生PVC、再生硬胶进口分别在44万吨、9.23万吨,分别占比6%、1%。

  进口被禁止后,业者关注度最高的就是真正能够影响到供应量的有多少。以再生PE为例,卓创资讯在今年5月份以2016年的全年数据为样本,对进口审批量占比在80%左右的资质企业总数的168家,综合考虑进口体量、加工能力、进口海关区域分布、重要程度、是否处于主产区和消费集散地、重复情况等几个维度,进行过两轮筛选后,最终选取30家作为进口量调研的最终样本。

  这30个样本核定进口量共计752197吨,加工处理能力549878吨。其中华北有18家,进口能力360502吨, 加工158650吨;华南有7家,进口能力230165吨,加工233398吨;华东 5家,进口能力161530吨,加工157830吨。

  目前多数人的意见是既然政府已经下令禁止了,首先把2017年的进口额度和批文用完之后,再考虑其他办法。另有还有部分人士认为可能会保留一部分科目,比如从国外进口再生颗粒,与新料颗粒一样不影响环境,考虑去集合协会、规模企业的力量去申请新的名目,去申请进口。

  多数以进口料为原料的加工厂虽有心理准备,但听到消息的第一反应还是“干不了,要失业了”。据不完全样本统计,目前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这些加工厂来看,目前华北地区从业者影响较大,华中本身因为环保整顿的原因在停产中,目前只是感受到了心理上的冲击;华东及华南的厂家态度相对淡定,由于产业转移、环保整顿等原因,部分企业已选好退路。

  在上文中提到过此次政策影响最大的是优质料,因此,对于以优质再生料为原料的制品厂家而言,据卓创不完全样本统计,80%的生产商表示来源不稳定后,可能会考虑国产再生料或新料,具体要取决于供应量、自身利润情况、其客户的质量要求、价格等多个维度。20%的企业表示暂未考虑,仍要看政策执行力度。

  他们更痛苦是必然的,暂未采集相关样本调研,以再生PE为例,以下是2016年进口主要来源国或地区。

  从2016年再生PE进口量按海关统计图表来看,前五位的来源地仍是主要香港、美国、德国、比利时、日本等,这五大来源地进口量占总进口粮的53.41%,其中香港进口量虽最多,但多作为中转站,实际上仍是各国货物集散进入国内的渠道,美国仍是再生PE进口最多的国家。

  另外从各来源地在总进口量的占比也能明显看出,进口量占比环比2015年情况增减各占一半,但增加的幅度均表现偏弱,主要进口国美国、日本等均呈现下降态势,德国虽增加,但增幅微乎其微。

  这是最极端的做法,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首先优质再生料的缺失肯定会影响到再生塑料的供应结构及需求变化,但采购再生塑料优质料的塑料制品厂家假设全部用新料来生产了,最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这部分塑料制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对于国内的出口创汇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假设出口不行,我们转内销呢,质量提高了,检测可以感受到,但终端消费者并不敏感,除非制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去采购这部分塑料制品。但塑料制品厂家原来使用再生塑料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在全部使用新料、不涨价以免影响销量这个前提下,会有多少制品厂愿意这样做?

  这本身是个不实际的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要是能用国产毛料,谁愿意费劲冒极高的风险去进口国内的废塑料呢?

  如果有人说外国的“垃圾”质量就是比国内的“垃圾”质量高,相信很多人马上会找出很多依据反驳,但实际上虽然这句话听起来不好听,但实际上还真的对,因为国内废旧塑料毛料的质量挺差的。国内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国内回收体系,导致国内可回收的废塑料质量一般,回收难度大、回收质量参差不齐。这也就是为什么废塑料还要依赖进口的原因,国内的回收难以跟进塑料使用增速,激发了废塑料进口增速,虽近几年来增速放缓,但进口量数量一直较可观。

  据卓创资讯监测,从2010年开始,陆续有国内再生塑料从业者先后去日韩及东南亚考察投资建厂可能性开始,其中部分人员真实的转变为行动,但数量不大,从盈利及拓展产业链条层面走在了前端,这一波考察热潮在2013年下半年进入了第一个小高峰,许多人士逐步在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地建厂,雇佣当地廉价劳动力,使用当地低廉的土地及水电,在当地政府投资建厂,生产颗粒后将近90%要重返国内销售,这些东南亚国家竞争优势明显,当地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员就业,部分国家在进口方面实行零关税政策,废塑料进口没有6.5%的关税,致使东南亚的贸易商在国外的竞价中更有竞争力,从而使得废塑料价格上涨明显。

  第二波小高峰就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2017年逐步升温,2017年4月后达到接近狂热的地步,再生塑料的几个协会近期举办考察活动弄如火如荼,据卓创调研称,这类考察活动收费不菲,但从来不缺人报名,且协会的举办频率呈现越来越密集,高峰时期能达到1个月两场的程度,可见其火爆。从再生塑料行业角度来看,这就是在进行产业前端转移的预兆,很多国内有规模、有资金的企业对于在国内生产信心不充足,已经开始考虑其他解决办法。

  我们暂不考虑产业转移的难度、耗时等因素,若如这部分群体产业转移成功,未来讲给国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第一,从国内来说,进口的再生颗粒将会逐年变多,且受到的限制比较小,从一个角度来看,若国内能够持之以恒的对国内废塑料加强好污染检查,进口颗粒增多对于国内的污染会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并不会完全解决,因为能有实力进行跨国产业转移的企业数量毕竟还是属于高端及小众群体。

  第二,未来这部分群体在国外的纠纷或有增加趋势,甚至有可能会上升到国家层面。这部分客户在国外的生产经营活动顺畅吗?并不见得。据卓创的持续跟踪,曾经有几家家企业在东南亚某国联合办厂进行生产后,初期阶段投入较大,据悉耗资上千万,进行了破碎到颗粒的生产,回收周期长,但由于当地的人员管理及政府关系疏通投入成本及精力越来越大,工厂会不间断的遭遇生产设备被损坏、报警无门等窘状,但由于投资过大,不好调头,只能继续坚持生产下去,虽盈利,但厂家责任人表示“干的一点也不比国内轻松”。

  因为当前东南亚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点类似于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政府及民众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因此当地的环保意识并未大面积的萌生,但在当地污染后据悉已经引起了一小部分人员的不满,在有些国家,排华情绪非常严重,若假以时日,伴随民众环保意识增强逐步施压政府后,这部分国内投资者将面临其在国内遭遇的环保压力,届时就不仅仅是被驱逐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环境问题演变成两个国家间的对话,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风险,像现在越南就一直在进行环保的检查。

  个人认为当前再生塑料的价格在环保整顿及进口废止消息的加持下,售价坚挺是必然的,能不能继续涨,还要继续监测当地环保的程度、下游厂家的订单情况及承受力度、新料的情况等。

  有点类似第一个问题,要囤货的前提是有货,要分产品操作,部分产品已经跌到低位,可以考虑适当囤货。当前影响价格的因素太多,且政策执行还有一段缓冲期,个人建议要观望谨慎,适度运作,胆大心细、土豪不差钱、不是自己钱的业者请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