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限塑令推可降解塑料仍存难点 环保组织呼吁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明升体育
栏目: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3-11-04

  明升体育继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新版限塑令”之后,各地方也陆续发布相关执行方案应对塑料污染,其中生物可降解塑料作为传统不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品颇受关注。近日,环保组织摆脱塑缚与无毒先锋联合发布《生物可降解塑料十问十答》(以下简称《问答》),以便公众对生物可降解塑料有更全面的了解。

  据摆脱塑缚介绍,现阶段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在生产、流通、使用和回收处置等环节,还有不少难点亟需突破,比如进一步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标准体系,推动实施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检测认证,结合实施垃圾分类,明确生物可降解塑料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方法。

  《问答》建议,应加快建立健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的管理制度。生产上,制修订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产品的标准、标识,解决相关标准老化缺失滞后的问题,规范企业的生产;流通上,对于如何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上使用“可降解”“生物可降解”等环境声明,建立科学、严格的规范,规范企业宣传行为;使用上,提高公众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认识,向公众提供正确的信息指导,规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使用后的分类收集方式;回收处置上,末端处理设施建设要先行,规范生物可降解塑料废弃物的处置方式。

  塑料污染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和应用可降解替代品,被视为阻挡塑料废物进入自然环境,遏制“白色污染”的三驾马车。随着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迅速增长明升体育明升体育。有关数据表明,2019 年国内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约为 52 万吨,同比增长 15.6%,到 2021 年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有望实现翻番。

  与此同时,摆脱塑缚通过调查发现,市面上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鱼龙混杂、乱象频生。有些厂商涉嫌利用“可降解”“生物可降解”等环保名词误导消费者,进行虚假夸大宣传。

  例如,调查发现有的厂商将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实际上生物基一词指向的是材料成分来源,换言之生物基塑料并不一定是可生物降解的;再如,产品遵照有关方法标准测量其生物降解能力,不等同于产品生物降解性能的测试结果符合有关合规性标准的要求,但有的厂商将二者相提并论。

  摆脱塑缚指出,为应对当前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污染”,近两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文件,其中生物可降解替代材料被寄予厚望。

  《问答》披露,尽管政策明确提出支持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推广应用,但对于这类材料及产品应如何回收、处置,暂时没有明确规定;各地是否具备相应的分类收集和处置能力,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的规范化还任重道远。

  市面上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一线曙光明升体育明升体育,公众设想这类材料会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不会造成危害。但《问答》强调,当某一塑料产品宣称其可生物降解的时候,不意味着该产品能够在短时间内在任意环境中完全降解;“生物可降解”应该始终和明确的降解时间、降解环境联系在一起。据摆脱塑缚对 2086 名公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 20% 左右的公众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物可降解塑料产品的推广使用不会显著减少进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大多只能在工业堆肥等特定条件下降解,不会在自然环境中奇迹般地消失明升体育,在海洋中尤其不具备降解的条件。减少塑料污染,关键是改变人的行为,生物可降解塑料并非出路。